只具備初階英文能力,我如何進入高標準的加拿大醫護專業領域?

by admin
library, quiet, education-979896.jpg

「人 的 高 傲 必 使 他 卑 下 ; 心 裡 謙 遜 的 , 必 得 尊 榮 。」

箴言 29:23

「人不親土親」,這些年來,我發現大多數移居或準備移居到加拿大的人,會先加入當地華人的臉書社團,或進入華人教會,包括當年的我在內,畢竟華人圈是自己語言及文化的舒適圈。只是許多人在這個小圈子,一待就是一輩子。仍然記得在語文學校時,有一位同學曾經對我說:「語言課程只是為了讓我們可以取得申請專業課程的門票,我們一輩子也不可能跟加拿大人一樣,能說一口道地的英文,所以不用太認真。」其實,有這種心態的新居民,真的不在少數!我在加拿大多年觀察下來,發現了一個現象:「種族歧視」好像比較容易發生在他們身上。然而,真的是別人「種族歧視」嗎?

2010年剛到加拿大的我,只有具備「初階英文」程度,日常生活溝通對我而言,已經是很大的挑戰了,更不用說去申請醫療專業科系,一個對英文要求有極高標準的領域。然而今天,我可以隨時站上講台,面對上百人的會議,進行即興演講、侃侃而談,我是怎麼做到的呢?

菲比_專業會議英文演講
菲比 專業會議 英文演講

學英文的第一步,從調整心態開始

當年舉家移民加拿大是一個不被長輩及朋友看好,連自己都不確定是-「勇敢?還是憨膽? 」的決定。當我們離開台灣踏上這個陌生國度,從零開始的那一刻,我們「別無選擇」的往前走,能做的似乎就是讓自己完全謙卑下來,去尋找、並適應任何可以讓我們存活下來的方式。

一個「謙卑」的心態

學習調整自己的心態,是最重要的事情。先認清自己是初來乍到的外來者,試著以一個小孩子的謙卑心態,探索完全陌生的世界(國度);克服語言障礙,無疑是融入加拿大生活與文化的第一步。即使你的英文程度很好,也不要理所當然的認為,別人一定要聽得懂你說的話。在台灣我們學的是美式英文,而加拿大則是偏重英式英文,在很多情況下,加拿大英文的用字或發音方面,和我們以前學的存在一些差異!台灣人的「讀」、「寫」能力真的很強,但因為環境因素,在「聽」與「說」方面就相對比較弱!即使我們英文口語發音清楚,但是若不學習去調整自己語句的抑揚頓挫,在溝通上一定會有很大的挫折。

先屏除被人「種族歧視」,這個先入為主的觀念吧

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友善、多元文化的國家(Multicultural country )。我自己在語文學校學習的時候,經常碰壁;因為要適應來自各個國家同學的不同英文口音,特別是印度腔,及後來開始工作時,發現母語是說法語的,或者有歐洲腔的口音,對我而言都不太容易聽懂!其實,不只我們在學習適應新的環境,加拿大人也在學習接受我們。人與人相處之間,就算是同種、同文,我們尚且會因為對方聽不懂自己的話,就覺得我們「對牛彈琴」,隨即失去耐心繼續講下去!試想一下,一個不同文化的當地人,努力想聽懂你對他說的話,但是卻一直很挫折,他是不是也會慢慢地少跟你說話了。其實,聽到很多外來移民在抱怨當地人「種族歧視」的時候,再進一步深入了解情況時,會發現大多數都只是溝通不良。當然,也有是真的「種族歧視」,不過很少見。太多人喜歡把「種族歧視」掛在嘴邊,其實不單是一種自卑的心態在作祟,對被指責的那一個人也很不公平。

走出華人圈,結交當地的朋友

剛到加拿大的前幾年,我的華人朋友都是來自教會;但我每天生活上的朋友圏,大多都是當地人。我必須說,這是我刻意去做的!就好比結婚,從娘家嫁到婆家,是必須刻意去建立雙方的關係,去了解另外一半原生家庭的生活習慣,才能夠創造出自己對這個家的歸屬感;而我深深明白,加拿大就是我的婆家。因著自己心態的轉變,這些年來,當地的朋友們,不但幫助我克服語言的障礙,還教導我許多他們日常生活的俚語;更邀請我參加他們各式各樣、正式或非正式的場合,讓我有機會更多了解加拿大當地的文化及生活方式。這些都是幫助我得以在高標準、高要求的醫療專業環境裡存活下來的重要因素!

學會使用英文思考

台灣學的是很「正統」的英文,所謂「正統」的意思是,我們被要求背很多英文單字,而當我們背這些單字時,同時也背了它的中文翻譯、及它的拼法;我們學習主詞、動詞、形容詞等,去寫英文作文;無論在寫英文文章或說英文,文法都要正確,用字要精準。我們知道英文使用倒裝句,但是幾乎很少老師告訴或提醒過我們,英文思考和中文思考是完全不一樣的!

在語文學校學習時,上述這樣學英文的方法似乎還過得去,但是一旦進入專業,我曾經試圖用同樣的學習方式來讀「醫學專業」的原文書,發現簡直是天方夜譚!因為每一科目的期中考,至少都是半本以上厚厚的原文書,我等於是同時在讀「醫學」及「英文」,永遠讀不完。於是我開始學習使用「英英字典」及英文的「醫學專業字典」,所有不懂的英文單字,都學習以英文解釋的方式,並且同時認識它的同義詞及反義詞。這樣的方式,不只讓我的頭腦不再需要經過多一個中文翻譯的步驟,也讓我在學習一個英文單字的時候,同時也學習了很多其它的英文單字(同義詞/反義詞)。

初階英文- 字典
圖片來源 WP

在學校二年日積月累的學習下來,對我後來進入職場後,在專業會議上的報告,及臨床病人衛教的溝通上,都有相當大的幫助。因為我不需要在腦海裡面,先想好我要說的中文,再試著把它翻成英文說出來。這也養成我可以在當地人的會議上,自在的用英文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見,也可以隨時站上講台進行即興演講的能力!

語言(英文)目的只有一個:溝通;原則就是,只要彼此之間聽得懂能了解就好!

不要害怕開口

看到一篇網路文章提到:「不怕犯錯、不放棄,也能說得像母語人士」(源自:50後還能學好外語嗎?語言達人:掌握5觀念,輕鬆和老外聊天)。其實一直到現在,我在說某些英文單字的時候,偶爾還是有人跟我說,「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?你可以再說一次嗎?」這時候,我有可能會重說一次,但更多時候,我則會用不同的英文單字或形容詞,甚至使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我原本的意思,很快地對方就可以理解了。也不要過度擔心口音問題,因為即使英文是母語的英國人,對加拿大人而言,都是有口音的。與其過於注重口音問題,不如把注意力放在英文單字重音的位置及語句的抑揚頓挫。例如「Desert」和「Dessert 」讀起來很像,但重音位置就完全不一樣,講錯就完全不同意思了。以前,我總是希望自己每次都能講出文法完全正確的英文,後來,我發現「開口說」就對了。

初階英文對話-朋友
圖片來源 WP

不懂不要裝懂,問清楚就好

「這位婆婆早餐想要吃「Fridays」(發音),你可不可以請廚房每天早上為他預備二個「Fridays」?」(什麼是「Fridays」? 我心想,為什麼婆婆每天早上要吃「星期五」?) ― 這是我在臨床上實際有過的一段對話。我當時聽了好幾次,還是聽不懂,最後就直接問他們,這句話是什麼意思?原來他們講的是「Fried eggs」(荷包蛋),因為當地人說話時,經常會把二個單字連著一起發音,所以「Fried eggs」在我的耳朵聽起來就像「Fridays」。

談到「醫學」,更加不容許你不懂裝懂了;因為這樣做,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。當我聽不懂醫師開的藥品名的時候,我就會請他直接把該藥名字母一個字母一個字母拼出來給我,我寫下來後,會再重複拼一次說給他聽,並且再次確認。這樣的動作,並不會引起對方的不悅,大多時候,他反而會覺得你是一個很謹慎可靠的人。

醫療行業是一個以服務「人」為主的領域,我們的工作,每天都在「溝通」;因此對於當地語言、文化與生活習慣的認識與了解,至關重要!若是醫護人員不能理解就診病人所描述的情況或主訴,要如何做出正確的評估與診斷?如果護理人員不能明白醫師在說什麼、或聽得懂他要開什麼藥,你又要如何執行臨床工作?

而這些在加拿大工作職場上所需具備的基本能力,對當年英文程度極差,又沒有學過醫學的我,是一個天大的挑戰!一路走來,我只能靠著神的恩典,調整好自己的心態,學習謙卑的功課;以「看別人比自己強」的心態,跨出自己的舒適圈,讓加拿大真正成為自己第二個家,這就是我能夠進入醫療專業領域的撇步。

延伸閱讀-想看更多「菲比」的「冒險旅程」?

為什麼寫部落格?

夢想與現實的距離

喜歡透過菲比的文字一起陪著她冒險嗎?歡迎追蹤我們的臉書粉絲頁-菲比勇闖落磯山

You may also like

發表迴響